SBDJ-C型機械系統創新搭接及運動分析實驗臺
一、機械系統創新搭接及運動分析實驗臺簡介
機械系統創新搭接及運動分析實驗臺安裝平臺主要由直流電機、傳動部分(帶傳動、鏈傳動)、定軸輪系搭接元件、周轉輪系搭接元件、平面連桿機構搭接元件、凸輪機構、擺線針輪機構、棘輪機構、槽輪機構、不完全齒輪機構、活動支座、安裝平臺及三維機構安裝支架組成。學生可自行創新設計機械系統傳動方案或參考說明書提供的典型拼裝方案的裝配圖,拼裝可實現不同運動要求的復雜機械傳動系統。
1、使學學生建立起清晰的機械裝配、安裝調整及同軸度、平行度等形位公差的概念;
2、獲得對分析、評判處理機械加工誤差、裝配誤差等系統綜合誤差對機械傳動性能影響的實際能力;
3、學會和掌握機械工卡量具的使用和獲得長度測量、角度測量等尺寸與形位公差測量的相關知識。
4、同時實驗臺在主要構件上設計了安裝傳感器的位置,并配備了檢測系統和數據處理軟件,學生可通過運動參數變化曲線,了解不同復雜機械系統中的運動構件的運動規律和運動學特性。
二、機械系統創新搭接及運動分析實驗臺結構
該實驗臺安裝平臺主要由交流電機、傳動部分(帶傳動、鏈傳動)、定軸輪系搭接元件、周轉輪系、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擺線針輪機構、棘輪機構、槽輪機構、不完全齒輪機構等搭接元件、活動支座、安裝平臺及三維機構安裝支架組成。
三、主要技術參數及配置
1、供電電源:220V/50HZ;
2、直流電機(2個)功率:245W;
3、步進電機 1個(選配)
4、電機轉速可調:0-400r/min;
5、定軸輪系:2種、
6、周轉輪系:1種、
7、平面連桿機構:14種、
8、凸輪機構:7種、
9、擺線針輪機構:1種、
10、棘輪機構:4種、
11、槽輪機構:2種、
12、不完全齒輪機構:1種。
13、直線位移傳感器(1個):量程160mm;
14、角位移傳感器(3個):脈沖數500;
15、外型尺寸:1800×1000×850mm。
四、系統主要工具配置及參數
1、游標卡尺0-150mm 1件
2、外徑千分尺0-25mm1件
3、組合角尺0-300mm1件
4、百分表0-10mm 1件
5、百分表座 1件
6、塞尺0.02-1mm(測量范圍)1件
7、水平儀90mm1件
8、拆裝用工具 1套
五、性能特點
1.安裝平臺采用標準T型槽鋁合金型材拼接而成,活動支座間的距離可任意調節,搭接靈活機動,可拼裝由帶傳動、鏈傳動、定軸輪系、周轉輪系、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擺線針輪機構、棘輪機構、槽輪機構、不完全齒輪機構、等機構組裝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復雜機械系統。另外,學生可以自行設計元件,組裝創新作品。
2.平臺上裝有三維機構安裝支架,可拼裝實現任意傳動方向、任意運動形式、任意位置變換的三維(包括二維)機構系統。特別是三維、包括二維機構的平面和空間的綜合搭接,開拓了學習者的創新思維、豐富了視野、活躍了思路。
3.所有齒輪采用光桿支承,緊定螺釘固定,調節方便快捷,因此,搭接速度快。
4.所有桿構件長度及滑塊偏心距均可進行無級調節,分析該參數改變,對機構運動特性的影響。
5.檢測系統集數據采集與電機調節控制于一體。檢測系統采用先進的AVR系列單片機系統,以串口通訊,測試數據精度高、速度快、穩定。
6.該系統配套軟件以Vb為平臺制作開發,其內容豐富,包括實驗臺介紹、機構虛擬設計、機構的虛擬運動、機構運動檢測、機構運動仿真、實驗結果分析等內容,具有綜合性、開放性的特點。
7.驅動直流電機可進行無級調速,以滿足實驗機構的不同運動要求。
8.前后兩個顯示面版采用液晶顯示,并且兩個顯示面版可以同時操作,操作方便。
六、43種典型拼裝方案
三維機構安裝支架上典型拼裝方案
1、帶傳動:電動機-主動帶輪(角位移傳感器-1) -帶-從動帶輪(角位移傳感器-2)。
2、鏈傳動:電動機-主動鏈輪(角位移傳感器-1)-鏈條-從動鏈輪(角位移傳感器-2)。
3、齒輪傳動:電動機-帶轉動-主動齒輪(角位移傳感器-1)-從動齒輪(角位移傳感器-2)。
4、多軸齒輪傳動-1:電動機-帶傳動-一級齒輪(角位移傳感器-1)-二級齒輪(角位移傳感器-2)。
5、多軸齒輪傳動-11:電動機-帶傳動-一級齒輪(角位移傳感器-1)-二級齒輪-圓錐齒輪傳動(從動錐齒輪-角位移傳感器-2)。
-系桿H(角位移傳感器)。
7、復合輪系-1:電動機-帶傳動-齒輪傳動《一對》(主動齒輪-角位移傳感器)-行星輪系(系桿-H角位移傳感器)。
8、復合輪系-11:電動機-帶傳動-二級齒輪傳動(一級主動齒輪-角位移傳感器)-行星輪系(系桿-H角位移傳感器)。
9、復合輪系-111:電動機-帶傳動(從動帶輪-角位移傳感器)-圓錐齒輪-行星輪系(系桿-H角位移傳感器)。
10、差動輪系-I:電動機-帶傳動-變速機構-萬向節傳動-差動輪系-(半軸-II角位移傳感器)。
11、差動輪系-II:電動機-鏈傳動-變速機構-萬向節傳動-差動輪系-(半軸-II角位移傳感器)。
12、齒輪的受力變形測試、分析。
13、曲柄搖桿機構:電動機-帶傳動(從動帶輪-角位移傳感器)-曲柄搖桿機構(搖桿軸-擺動角位移傳感器)。
14、曲柄滑塊機構:電動機-帶傳動(從動帶輪-角位移傳感器)-曲柄滑塊機構(滑塊-直線位移傳感器)。
15、齒輪-曲柄滑塊機構:電動機-帶傳動-二級齒輪傳動(主動齒輪-角位移傳感器)-曲柄滑塊機構(滑塊-直線位移傳感器)。
16、齒輪-曲柄搖桿機構:電動機-帶傳動-齒輪機構(主動齒輪-角位移傳感器)-圓錐齒輪-曲柄搖桿機構(搖桿-擺動角位移傳感器)。
17、復雜機械系統-1:電動機構-帶傳動(主動帶輪-角位移傳感器)-二級齒輪傳動-鏈傳動(從動鏈輪-角位移傳感器)。
18、復雜機械系統-11:電動機-帶傳動(主動帶輪-角位移傳感器)-二級齒輪傳動-圓錐齒輪機構-鏈傳動(從動鏈輪-角位移傳感器)。
19、復雜機械系統-111:電動機-帶傳動(主動帶輪-角位移傳感器)-二級齒輪傳動-鏈傳動-曲柄滑塊機構(滑塊-直線位移傳感器)。
20、復雜機械系統-IV:電動機-帶傳動(主動帶輪-角位移傳感器)-二級齒輪傳動-鏈傳動-曲柄搖桿機構(搖桿-擺動位移傳感器)。
21、錯誤傳動系統:電動機-鏈傳動(主動鏈輪-角位移傳感器)-二級齒輪傳動-帶傳動(從動帶輪-角位移傳感器)。
安裝平臺上典型拼裝方案
22、(汽車后橋驅動系統)輪系1:動力源→齒輪傳動→兩級單萬向節→后橋差動輪系
23、 電動機--主帶輪-皮帶-從動帶輪-級齒輪傳動-二級齒輪傳動-斜齒輪傳動
24、一級齒輪傳動-二級齒輪傳動-螺旋齒輪傳動
25、動力源→圓錐齒輪→蝸輪蝸桿→凸輪連桿組合
26、(V型發動機):動力源→齒輪傳動→曲柄滑塊(2個)
27、(并聯機構):動力源→齒輪傳動→曲柄滑塊→齒輪齒條(滑塊)→螺旋齒輪→曲柄搖桿→棘輪機構
28、動力源→凸輪機構→齒輪齒條(推桿)
29、動力源→齒輪機構→曲柄導桿滑塊
30、動力源→曲柄搖桿→棘輪機構
31、動力源→齒輪機構→曲柄搖桿機構
32、動力源→齒輪機構→錐齒輪→曲柄搖桿→棘輪機構
33、動力源→齒輪機構→曲柄搖桿→棘輪機構
34、動力源→齒輪機構→曲柄滑塊→齒輪齒條
35、動力源→凸輪連桿組合機構
36、(沖床自動換位機構):動力源→齒輪傳動→錐齒輪傳動→球面槽輪機構
37、(空間球鉸機構):動力源→鏈傳動→錐齒輪機構→空間球鉸機構→齒輪機構(選配)
38、動力源→平面槽輪機構
39、動力源→不完全齒輪機構
40、動力源→非圓齒輪機構(選配)
41、動力源→換向機構→齒輪齒條(選配)
42、動力源→插齒機機構(選配)
43、(正余弦函數):動力源→曲柄移動導桿機構(選配)
44、動力源→貨物提升機構(選配)
45、動力源→貨物輸送機構(選配)
46、動力源→皮帶輸送機構(選配)
47、機器人→堆碼機構(選配)